糖尿病在香港是常見的慢性疾病,每10個港人就有1個患有糖尿病,而且整體新症發病率也不斷上升。據醫管局的資料顯示,糖尿病新症率登記在5年間急升近31.5%,情況令人憂慮。香港肥胖醫學會會長周振中醫生提醒大家,糖尿病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容易因延診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導致出現心臟病、中風、腎衰竭、糖尿上眼等嚴重併發症,增加死亡風險,故建議患者及早確診治療的同時,亦要盡早做好風險控制,只有全方位管理好糖尿病,才可防患於未然。
「治未病之病」控糖同時嚴控潛在風險因素
減併發嚴重疾病風險
糖尿病成都市隱形殺手
為何糖尿病被稱為都市的隱形殺手?周振中醫生指出,糖尿病及三高一肥均是百病之源,它們可怕的地方並不在於疾病本身,而是患病後引發嚴重的併發疾病,加上早期糖尿病並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容易忽略病徵造成延診,最終對身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如體內血糖持續處於高水平狀態,會導致血管受損,引發大、小血管病變。一般而言,大血管病變會破壞腦部及心臟血管造成血管閉塞,並引發中風、冠心病等併發疾病:而小血管病變則會引起糖尿上眼、腎病等問題,危害生命及健康。」
「三高一肥」控制潛在風險因素 與糖尿病共存到老
周振中醫生不諱言,不少愚者本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思維,誤以為嚴控血糖就可控制病情,忽略了併發症風險因素控制的重要性。事實上,造成糖尿病的成因多而複雜,而且環環相扣,一般除遺傳因素外,亦與高血糖、高血壓、高膽固醇、尿蛋白及吸煙5個主要因素有關。另外,值得留意的是肥胖與糖尿病的關係亦息息相關,在香港市民中有50%是肥胖症患者,而糖尿病患者當中有一半人是患有糖尿而不自知的。
周醫生重申,若能找出血糖控制不好的根源並進行對應治療,即嚴控各項風險因素,縱然糖尿病無法完全根治,亦可與其共存到老。
肥胖與糖尿病的關係息息相關,並會增加併發心血管疾病的風
「一病息災」的管理概念 控糖同時兼顧體重控制 提升治療效果
今年一項以瑞典病患者作研究對象的報告證實,除了降糖治療外,使用他汀、控制血壓和各種因素干預,都可有效減少糖尿病病人併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過,在使用各種對應治療的前提下,降血糖藥物始終是治療糖尿病重要的一環。
周振中醫生指出,現時治療糖尿的目標已經不再局限於控制血糖,亦要兼顧體重控制,以及減低併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新一代糖尿病藥亦證實有效降低血糖,同時幫助控制體重,並可減少因心臟病、心臟衰竭和中風引發的死亡風險。
最後,周醫生重申,現在糖尿病的治療新概念,是採用整體性的方法,在疾病管理基礎上作系統性的風險評估,好好控制患者潛在的風險因素同時制定控糖目標,以減低併發嚴重疾病,甚至死亡的風險。「健康管理其實好比資產管理,知道問題後要積極面對及管理,以熄滅將來的災害。若然不理,問題只會累積成為負資產,那就沒有時間享受將來的正資產。」
如體內血糖持續處於高水平狀態,會導致血管受損,引發大、小血管病變。
轉載自:2018年10月 #尖端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