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拚搏,生存貴在氣節」一張力透紙背的字畫,高高掛在簡潔的診症室內,正體現著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周振中,自有一套的人生計劃與思想價值觀。
古語有云:「為人皆須具有氣節,當言則言,當行則行,持正不阿,方可無愧。」周振中醫生坦言,氣節乃是正直、正義、剛正的品性,有謂「凡為醫之道,必先正己,然後正人。」醫者生涯往往連繫着生與死,更是默默地與病人有着人性化互動,作為醫生或許看淡人生,但絕對非麻木不仁,而是每天在鍛煉著仁心仁術。
「我一直當自己能活到有九十歲以上。」周振中醫生笑言?行醫世界猶如自己修煉的道場,不言退也不言休,也沒有打算六十歲就完全退下來。他直言,自有獨特的人生劃分法,「我的人生有三個三十年,現只活了兩個三十年,我無可能此時退休。」他的人生計劃,猶如字盡文字般,「生命在拚搏中,以人為本,活得更有意義。」
延續黃金三十年
在香港不少人年屆六十便選擇退休,而60歲亦是以往公立醫院醫生的退休年齡,「六十」二字成為不少人另覓人生方式的分水嶺。有人選擇全面退休,享受人生;有人卻要為生計繼續工作;也有人選擇退而不休,以一技之長繼續向目標進發。而對於周振中醫生而言,現在才是他新一段人生黃金三十年。
於公營醫療體系服務超過三十年,更曾於2004年至2017年間,擔任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及藥物治療部門主管,可能是歷任最長的內科主管。周振中醫生卻於60 歲退休之齡,決意離開自己數十年來熟悉的醫療體系,決心到私營醫療市場重新展開另一番事業。
不少創業者憑著滿腔熱血向前衝,甚至期望能賺到人生第一桶金。但對於醫療經驗豐富的周振中醫生來說,「創業」二字又有另一番體會。「我不是打算做蝕本生意,但過去三十多年來,治療慢性疾病的過程中,了解到私營醫療機構可以有一個重要的角色。」今天他開創的香港糖尿病專科中心,正是他期望能締造一個治療慢性疾病的私營模式。
香港採用公私營並行的雙軌醫療制度,每名市民都可以同時選擇及享用兩者的服務。但於公營醫療體系服務工作超過三十多年的周振中醫生,深切體會服務錯配的實況,「無論經濟能力好與不好的患者,很多人往往寧願前往公立醫院排隊,而長期慢性疾病患者更需要定時覆診,斷斷續續出人醫院,形成公私營服務失衡下,無論人手壓力及服務質素都成為一大負擔。」
面對香港醫療系統的困局,周振中醫生心中有一套疾病分類法,「以我自己專科為例,分為內分泌科及糖尿科,前者相對較少個案,例如巨人症、腎上腺或腦下垂體疾病等,病情必然較為複雜,治療費用及牽涉的醫療部門亦較多,很多病人 根本無法負擔,建議大部分患者回到公立醫院接受診治。」他坦言,作為醫生以患者治療質素為優先考量,而內分泌科絕對是一種「蝕本病」,「以免患者在私營市場付了高昂費用下,治療上卻事倍功半,故公營醫院比較適合治療這類複雜的患者。」
相對糖尿病或三高一肥患者,周振中認為私營醫療系統絕對扮演重要角色。「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及肥胖均是社會公共醫學類別,更佔香港人口超過一半,若能在私營醫療系統治療及監察下,及早識別這類早期患者,對症下藥,絕對能夠減低公營醫療的負擔,更對整個社會的健康有推動作用。」
私營醫療治未病之病
「未病之病」是周振中醫生常掛在口邊的四宇,別人聽起來或許摸不着頭腦,但若然直接解讀為慢性疾病「三高一肥」,相信不少人立即恍然大悟。在公立醫療體系工作三十多年來,周振中醫生慨嘆,每日處理「三高一肥」的個案實在多不勝數,就算坊問已經不少報道解釋「三高」問題,但以工作溫食為先的香港人來說,知道「三高」卻沒有正視,甚至在體檢驗出問題,也依然視若無睹。「基本上,很多患者直至病徵出現時,才開始認真求診,但這時很多病情到達無可挽回的地步。」
當活在經濟掛帥的香港,不少人為着供樓日忙夜忙,還要膽戰心驚會負資產,周振中醫生笑言,「日做夜做有樓住,以為正資產,但大家卻忽略長期三高一肥,令整個身體成為人生的負資產,甚至比注重健康的人士,隨時提早5至10年出現嚴重併發症或喪命,連享受人生的機會都受影響。」
以糖尿病為例,不少人完全忽略其侵略性,「根據個人行醫經驗,香港有近 50%至60%人的死亡與糖尿病及相關疾病連繫。」周振中醫生表示,糖尿病是都市隱形殺手,除了極少數一型糖尿病外,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屬於二型糖尿病,初期病徵極不明顯,一般口乾、疲倦或尿頻等,都未必令患者意識到糖尿病先兆。
一旦血糖持續升高,糖尿病患者容易提早出現嚴重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大血管病變包括冠心病、心衰竭、心律不正、中風,小血管病變可致視網膜病變、腎臟衰竭,而神經系統損壞亦可致腳部潰斕甚至壞死,最終導致截肢。「除了控制好血糖減少細血管病變,同時要注意血壓及膽固醇指數,才能降低大血管併發症。」
認真管理「數字病」
及早檢測「三高一肥」固然可以提早治療,期望在未出現併發症前發揮治療的最大效益,但不少患者卻選擇放棄早期治療黃金階段,「我常形容三高一肥為『數宇病』,對不少人來說只是接收醫生提供的一堆數字,在沒有任何不適或痛楚下,根本不覺得自己『患病』,於是缺乏危機感。」
特別面對這類慢性疾病,患者更有一種「怕服一世藥」的通病,周振中醫生深明「藥物」二字,對患者來說是一種壓力,但同時要鼓勵患者打這場長久戰,於是設法想到以「兵」的理念向病人解說。「三高一肥猶如外敵人侵,需要有士兵作戰,而藥物是能量,是出征士兵的必需品,但能量只維持到一天便隨身體代謝消失,所以每日都要服用,士兵才能繼續抵抗外敵。」
多年來,與各類各種抗拒服藥或逃避正視「三高一肥」百病之源的患者接觸,周振中醫生依然不厭其煩,多年來任何報章或雜誌訪問、健康講座,甚至參與微電影,均積極講解「治未病之病」的重要性。他笑言,「我都覺得自己似傳道般,期望在我有生之年,幫得幾多患者就幫幾多。」
崇尚「天人之和,與天共存」的周振中醫生分享,一直鍾愛道家老莊的哲學觀,以「人本」為中心,強調人在自然情況下自然而然的發展,「幫得幾多就幾多」的目標,正顯示出周醫生秉持看道家「重生」、「保身」、「盡年」的思想。面對生命自有其自身的生死規律下,做好保身的前提下,那麼盡年也就自然可以實現。他直言,「三高一肥若然是家族病史及基因影響,這是人的天生狀況無法改變,但每個人可以在後天生活積極注意健康,一樣可以提早察覺,及早預防。」
或許持續做醫療工作,對部分人來說壓力難以消退,但周振中醫生則抱看「無為而治」的態度,不妄為,以順其自然而行,「不會要求每次工作做到滿分,也不會迫令自己一日做十件事,每個人都可以作出取捨。」他的人生及醫學哲理觀,更套用在平日生活及飲食上,建議患者可以一起參照,努力循自然而生,與健康共存。
少鹽少糖少油是基本的飲食方法,但更重要多變化及精神體現。他表示,「學習比自己餓一餓,毋須要每餐食足十成,晚上盡量在7時前進晚餐,並可採取間歇性斷食方法,偶爾不進食或少吃一餐,順着自然不用刻意過累地戒口。」他強調飲食着重自然中庸之道,除了減低三高機會外,也可以減磅,增加身體共生菌的多樣性,也能改善代謝指標。
今天,周振中醫生不單有自己的飲食法則,更加繼續運動、旅遊以及欣賞自然、文化、歷史及各樣藝術,真正展現自己「養生重生」的人生觀,超越奢侈淨華,爭名奪利,享受「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順應自然生活態度,周振中醫生坦言,樂得其中,笑看人生。
周振中醫生表示,人生還有三十年,繼續推廣治未病之病。
愛上旅遊的周振中醫生笑言,崇尚自然的人生觀,正好透過旅遊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一張字畫掛在診症室內,正是周振中醫生的格言。
(資料由賽諾菲製藥全力支持)
轉載自:2020年1月21日 #信報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