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型及部分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胰島素是一件「保護衣」,選擇得宜可以有效降血糖兼且保護胰臟,然而選擇錯誤就變成「衣不稱身」,不但未能控制病情,更甚會出現可怕的低血糖症狀,令糖尿病患者留下陰霾。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黃毅鵬醫生就以「裁縫」作比喻,他解釋,醫生為病人選擇胰島素時需要考慮眾多因素,就似裁縫為客人「度身訂造」衣服一樣,才會有最點身、最佳保護效果。
黃醫生續稱,胰島素有不同的種類,大致可分為短效、長效及混合型,每一種也有其長短處,配合得宜就可帶來最佳保護。「專科醫生處方胰島素其實就像裁縫為客人『度身訂造』衣服,要按病情、活動量、體重、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飲食習慣及肝腎功能等調節劑量,為病人處方一件最合適的保護衣,而處方某個劑量後亦要定時覆診、監測再作出微調。
胰島素使用得宜能有顯著的治療效果,但不少糖尿病人認為一旦要「打針」,就是自身病情開始惡化,究竟是否屬實?黃醫生解釋,除了一型糖尿病患者必須注射胰島素外,部分二型糖尿病人因為患病時間較長,服用兩至三隻口服藥仍未能將血糖降至理想水平,加上胰臟beta細胞功能有退化跡象,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供給身體使用,這個時候就需要靠注射胰島素。另外,由於口服降糖藥需要經由肝、腎新陳代謝,若患者的器官功能欠佳,甚或已到達無法正常運作的階段,亦有需要注射胰島素。至於部分初確診,但糖化血紅素(HbA1c)已高達9%以上,又或是出現暴瘦、尿頻等症狀的病人,由於需要於短時間內降低血糖,口服藥物未必能有此效果,故亦需要先注射胰島素再作評估。黃醫生重申,胰島素只是專科醫生採用的其中一種治療工具,不能一概而論斷定病情「惡化」。
另一個對「打針」抗拒的原因,是因為傳統的胰島素容易引發低血糖症狀。「低血糖一般是指3.9mmol/L或以下,它的成因眾多,一般是因為胰島素使用者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改變,例如吸收的熱量減少、運動量增加等。另外,部分口服降糖藥如『磺按尿素』及舊式的『基礎胰島素』亦有機會引發低血糖問題。以傳統的中長效基礎胰島素(NPH)為例,剛注射時會出現一個所謂的『高峰值』,之後逐漸回落,故會為患者帶來較大的血糖波幅。而且由於藥效不能維持24小時,患者一般需要每日注射兩次,第二針大多是於睡前注射,容易引發夜間低血糖的毛病。
糖尿病人視低血糖為「洪水猛獸」,究竟它有何危險之處?「血糖高的負面影響不會在一時三刻顯現,但低血糖則不同,它會令病人有心跳、手震、冒汗、飢餓、暈眩等不適感覺,如果沒有及時進食,更有機會出現抽搐、昏迷、 神智不清等嚴重後果。有研究發現,長期低血糖更會增加罹患心臟病、心律不正甚至死亡的風險,更有機會對腦部造成永久傷害,絕對不能掉以輕心。黃醫生補充,部分注射傳統基礎胰島素的患者因為「一朝被蛇咬」·害怕再出現低血糖症狀,會消極地增加食量,又或是自行降低注射劑量甚至停止注射,長遠不但會令體重上升,對病情亦有極壞影響。
其實要預防低血糖,患者需要養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遵照醫生的建議劑量注射胰島素,並每日監測血糖作記錄,有助醫生於覆診時檢討治療方案是否有效。另外,他亦提到新一代的「超長效型基礎胰島素」(Ultra-long Acting Basal Insulin Analogue)有助解決病人對低血糖的疑慮。這類超長效基礎胰島素是模擬人體胰臟功能,注射後會長效而平穩地釋放胰島素,解決了高峰值令血糖波幅的問題,平穩控制夜間及空腹時的血糖值,減低出現低血糖的風險。而且這類胰島素一針最長可以維持42小時,雖然我們建議病人於每日於相約的時間注射,即使未能完全依從也較有時間彈性,只要兩針注射的時間最少相隔8小時即可。黃醫生補充,這類胰島素亦已證實可兼顧心血管健康。據2017年一項臨床研究(DEVOTE Trial)顯示,「超長效型基礎胰島素」與使用了近十年的「長效型基礎胰島素」相比,兩者也不會增加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卻可以顯著地減少低血糖症達40%及晚間低血糖症達53%。
若病人注射基礎胰島素,再配合口服降糖藥仍未能達到控糖目標,黃醫生又會建議有何治療方案?「這類病人可以考慮以合型胰島素(Co-formulation insulin)控制病情。這類合型胰島素是混合全日24小時有效的基礎胰島素及隨餐注射的餐後胰島素,病人每日隨註餐注射一至兩次,只要兩針相隔3至5個鐘即可,進入身體後會不但控制餐後血糖,亦同時平穩釋放胰島素以提供全日基礎胰島素的需要。另一好處是相比舊式預混型胰島素,複合型胰島素注射前毋須搖勻使用。而且病人亦可以由打三至四針減至每日兩針,應用上就更加方便。」
原文: 晴報 201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