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目前約有70萬糖尿病患者,惟糖尿病人有「糖尿心」,即患冠心病、心房纖顫和心臟衰竭等的風險比一般人高2至4倍,當中30%二型糖尿病人最終或患心臟衰竭,死亡率高4至8倍。
雖然傳統併發症檢查不能判斷糖尿心等大血管疾病的風險,且心臟衰竭是隱形殺手,初期症狀不明顯難發現,但香港糖尿病專科中心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周振中指,過去被廣泛用於監測急性心臟衰竭的血液檢查NT-proBNP,近年被發現可評估二型糖尿病人的心臟衰竭風險。
NT-proBNP是心室分泌荷爾蒙 數值低代表心臟功能好
周解釋,NT-proBNP是心室擴張、肥厚或受壓時分泌的荷爾蒙,正常數值介乎 50pg/mL 至125pg/mL,愈低心臟功能愈好。若超標即未來1年因心血管病入院或死亡的風險高近3倍,數值高達4至5位數更代表有心臟衰竭,需作進一步檢查並按醫生處方服用保護心臟的降血糖藥;水平正常則只需每年定期複檢。
香港醫護聯盟去年年中委托香港糖尿病專科中心為196名正接受治療的二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一系列併發症檢查。
結果,參與者除了高血壓,大部份沒有心血管或腎病記錄,身體狀況良好,惟1成人的NT-proBNP數值超標,最高更達2000pg/mL。
周指,超標者血糖、血壓及血脂均控制在正常水平,心臟及控糖藥物用量與一般病人無異,反映在缺乏NT-proBNP檢測的情況下,部份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或被忽略。
有3高和曾患甲狀腺亢奮的黃太,早前開始氣喘,懷疑甲亢復發救醫,惟醫生發現她除了患早期糖尿病,NT-proBNP數值更達1600pg/mL,有心臟衰竭風險。幸服用可保護心臟健康的降糖藥1至2個月後,數值下降,更已可每朝耍太極。
周建議糖尿病患者或對心臟衰竭有疑慮的市民可到私營機構抽血檢查,每次只需不多於$1000,以「治未病之病」。
本港糖尿病患者數目不但逐年攀升,更有年輕化趨勢。香港糖尿聯會和兒童糖尿協會於6月24至30日問卷訪問674名第1型及第2型糖尿病患者,當中334名為非病友組織會員。
結果發現,近4成人對是否要告知家人自己患病有不同程度的猶豫,近2成更指不會讓朋友、同學和同事知道,患者愈年輕愈猶豫。
患者怕被視作不健康 無法勝任工作
香港糖尿聯會主席伍超明指,患者猶豫的主因為怕被視作病人、不健康、無法勝任工作等,反映他們盼被當作普通人對待。
伍續指,近9成非會員認為社會對糖尿病存在誤解,因此逾半人曾經或經常躲起來吃藥、注射針劑或檢查血糖,36%人更因此延誤治療,情況在6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尤其普遍。
10歲時確診1型糖尿病、至今患病18年的Henry坦言,曾有同事看到他飯前要注射藥物感詫異,問他是否「細個食得糖多所以患糖尿」。他承認感難受,但呼籲患者不用介懷和避忌用藥,因旁人是因陌生才說話直接,適應後會給予很多關心。
糖尿聯會指3成半非會員患者不知自己數值
另外,糖化血紅素(HbA1c)為監測病情的重要指標之一,數值愈高即發生併發症的機會愈高,理想值為7以下。惟伍超明稱,高達3成半非會員不知自己的相關數值,而知道的人當中有63%未達標,每3名年輕2型患者便有2名的數值高於7,較長者的情況嚴重。
伍指,年輕患者常因上學和工作忙,外出飲食、運動不足、甚至忘記吃藥,導致血糖難控制,呼籲要平衡學習工作和健康。
4成患者怕副作用和影響生活 延遲半年至1年才接受治療
另近4成要用胰島素的非會員患者,在醫生要求後的半年至1年内才接受治療,逾1成更是逾1年也仍未接受;主因為怕副作用和影響日常生活等。
以上情況均在非會員中較嚴重,伍鼓勵患者參加病友組織,增對病情和新式胰島素的認識,另盼市民可給患者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