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罹患糖尿病的人數有增無減,根據醫管局 2012至2015年數據,每年接收超過3萬個新症,共約10萬名糖尿病新症患者,趨勢亦趨年輕化,每5名糖尿病人士中便有1人少於40歲,佔整體21.3%,情況令人憂慮。糖尿病的複雜性在於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例如心臟病、中風)、失明、癌症、腎衰竭,甚至截肢等,因此一旦患上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接受治療,以免情況惡化,最終不可逆轉。而容易被糖尿病患者忽視的是低血糖症,要知道情況嚴重的話可威脅生命。
糖尿病類型
糖尿病大致分為 1型 及 2型 兩大不同類別。
1 型糖尿病:患者以兒童或年青年人為主,其p 細月包缺陷導致胰島素減少或不產生,需要長期注射胰島素。
2 型糖尿病:佔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而以中、老年人為主,患者通常有胰島素缺乏的問題和增加胰島素對抗性。與肥胖·缺乏運動和不良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患者需要服用糖尿藥物及/或注射月夷島素控制病情。
糖尿病與低血糖的關係與原因
血糖值低於 3mmoI/L(度)即為低血糖。當患者飲食控制,運動及藥物治療未如理想,便可能出現低血糖症,嚴重更會昏迷,其原因包括
● 運動量與藥物不協調
● 過度嚴格控制血糖水平
● 因藥物或神經病變導致患者威受不到低血糖的徵狀
● 胰島素注射位置及吸收的差異
● 藥物治療的改變
● 因肝或腎病而令藥物效力異常持久
● 不正確服用或注射過量藥物
● 體重因其他原因而下降
● 產後或生病後身體對胰島素需要驟降
低血糖徵狀
當低血糖發生時,患者感覺到的早期徵狀有冒冷汗、發抖、全身乏力、口部麻痺、饑餓、頭痛、心跳加快、焦慮不安等,嚴重時會神志不清以致昏迷。部份患者或沒有明顯的低血糖徵狀,例如服食藥物或因神經病變無產生異常廊覺,如沒有及時處理也可導致低血糖昏迷,這類患者需重新訂立安全的血糖指標。另一類情況則無須處理,如長期處於低血糖狀態的患者,其血糖值屬於正常範圍,只疑似出現低血糖徵狀,但會隨時間慢優消失。
預防與應對
當患者出現血糖過低的情況,應了解引發的原因,制定計劃預防,如協調好飲食、運動和藥物治療。定時定量飲食,可減少血糖不穩定的情況,因此可隨身帶備小食,為免因事延誤進餐;運動後更要加強血糖測試,適切調節食物或藥物的份量,以減低低血糖症出現的機會。
萬一發生低血糖昏迷,切忌餵食患者,應將病人側臥,盡快送院救治。
藥物新知
為避免低血糖症發生,最重要是穩定血糖狀況,但糖尿病患者往往因害怕服食藥物或注射胰島素後導致低血糖症而抗拒治療方案。
隨著藥物研發的進步,醫管局已於今年4月放寬藥物名冊,使更多公立醫院糖尿病患者合資格使用新一代超長效基礎胰島素類似物(ultra-long acting basal insulin analogue)及長效基礎胰島素類似物(long acting basal insulin analogue)。以下病人均適合注射,包括在使用中長效胰島素(intermediate acting insulin)後產生經常性或嚴重低血糖患者;每天需注射三劑或以上胰島素的患者;需要他人協助注射胰島素患者;不懂得使用中長效胰島素注射筆;患有冠心病/周邊血管疾病/中風/腎病的糖尿病患者及1型糖尿病息者。
此類胰島素優勝處在於藥效持久穩定而安全,平均能發揮24小時或以上,每日只需注射一次,不但減少調整劑量的困擾,也減少夜間低血糖情況,亦明顯減低嚴重性低血糖症。
香港糖尿病問題日益嚴重,據國際糖尿病聯盟估計,到了2030年,糖尿病人數將激增至九十二萬人。由於糖尿病可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鼓勵患者聽取醫生意見,接受適切的治療方案,積極改善血糖控制。
注射型胰島素小知識 |
第一代胰島素 (動物胰島素) 大約在上世紀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發展的,利用動物胰臟抽取胰島素技術,但令患者經常出現敏威症狀。 |
第二代胰島素 (生物合成人體胰島素) 大約在80年代研發,當時研究人員已掌握基因工程技術,利用細菌繁殖「生物合成人體胰島素」,但效果與人體自然分泌的胰島素仍有較大距離,容易出現低血糖症。 |
第三代胰島素 (摩登胰島素或胰島素類似物) 大約在90年代末出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及改變胰島素肽鏈上某些部位的胺基酸組合而製成的。這一代的胰島素控制血糖效果較上一代明顯改善,但患者的血糖可能會出現波幅,不利控制病情。 |
最新一代胰島素 (超長效型基礎胰島素類似物) 於近年研發,注射時間靈活,只需每日注射一次,血糖水平相對較第三代長效型基礎胰島素平穩,減低血糖過高或過低的情況出現,大大提升安全性和舒適度。 |
資料由糖尿病及內分泌科專科醫生周振中醫生提供
轉載自:2019年9月1日 #復康速遞